有感於: 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

自認為是 economist 的我, 認同高安邦局長的這個有創意的教育點子: [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]…期盼能夠有小小的貢獻…

http://www.tyjh.tyc.edu.tw/modules/tadnews/page.php?nsn=3251#A

公辦的教育制度和方式, 百年來似乎都是以「規模經濟」的 (即大、中、小班的) 方式在上課和學習, 「有教無類」和「因材施教」的偏向取捨, 用經濟學的觀念來看, 似乎就是「效益」和「成本」之間拉距。

若狹義的詮譯「有教無類」, 可以說是「不論『對象』為何, 傳授的內容皆相同」, 這也是一種「機會公平」的概念;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, 這也意味著, 班級人數愈多, 所需的師生比、教學資源 (教材種類、教學方式…) 可以較少, 從經濟成本面來看, 學生人數愈多, 平均成本愈低;

而「因材施教」的必要性, 則來自於「教學效果」, 也就是教學或學習的「效益」。單一種教法或教材, 可能無法適用所有的學生; 就好比大一經濟學裡提到的, 為了吸引各種不同偏好的消費者, 廠商可能在市場上形成「產品最大差異法則」(Principle of Maximum Product Differentiation) 所描述的現象類似。對學生而言, 人人都是一對一的教學, 可能就是因材施教的極致, 可惜以國民義務教育的角度, 需要太大的花費而不可行…

允許家長選擇自主學習, 為自己的小孩打造適合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, 是個彈性、相當不錯的做法, 但是要花的時間和金錢成本, 其實所費不貲。

自主學習3.0 實驗室, 依我的理解, 應該就是給選擇自主學習的家長, 也可以從公立學校, 獲得一部份協助的一個起始點吧…

個人認同這樣的理念, 所以試著參與, 提供小小的心力…

我的母校:

https://i0.wp.com/www.tyjh.tyc.edu.tw/uploads/tadgallery/2015_04_15/21_150415082034.jpg

對「有感於: 桃園市自主學習3.0實驗室」的一則回應

  1. 謝謝楊教授參與自學3.0課程,雖然我們沒有選擇這堂課(什麼?那幹嘛來留言),因為孩子目前非自學生,為了不造成學校的困擾,因此選了三堂他目前較感興趣的課程。有關於經濟……,我一點也不懂,看見istud3.0的內容後,直覺專業整理過後的經濟學入門學習課程,於國小高年級後確實可以慢慢介入,謝謝教授公開的網頁資料。

    1. 感謝您的肯定,因緣際會中,聆聽了桃中寶惠校長對此計畫的 vision,覺得有機會在母校播下經濟及商學知識的種子,所以才見的參加了這個計畫。雖然有些「不務正業」地投注了大學不一定認可的「非學術」活動和授課,但有此良機接觸自主學習的同學和家長,還是深感大分有意義…

      Liked by 1 person

發表留言